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内容
二、普查对象与内容
普查对象为全国耕地、园地、林地、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。其中,林地、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,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,如盐碱地等。
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、类型、立地条件、利用状况等。其中,性状普查包括野外土壤表层样品采集、理化和生物性状指标分析化验等;类型普查包括对主要土壤类型的剖面挖掘观测、采样化验等;立地条件普查包括地形地貌、水文地质等;利用状况普查包括基础设施条件、植被类型等。
三、普查时间安排
2022年,完成工作方案编制、技术规程制定、工作平台构建、外业采样点规划布设、普查试点,开展培训和宣传等工作,启动并完成全国盐碱地普查。
2023—2024年,组织开展多层级技术实训指导,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,开展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建设,形成阶段性成果。外业调查采样时间截至2024年11月底。
2025年上半年,完成普查成果整理、数据审核,汇总形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数据;下半年,完成普查成果验收、汇交与总结,建成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,形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。
四、普查组织实施
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,涉及范围广、参与部门多、工作任务重、技术要求高。为加强组织领导,成立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(以下简称领导小组),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部,负责普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、通力协作、密切配合,加强技术指导、信息共享、质量控制、经费物资保障等工作。各省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土壤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,要加强组织领导、系统谋划、统筹推进,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,负责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。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按照统一要求,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制实施方案,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。
五、普查经费保障
本次土壤普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分担。中央负责全国技术规程制定、平台系统构建、工作底图制作、采样点规划布设等;负责国家层面的技术培训、专家指导服务、内业测试化验结果抽查校核、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总等。地方负责本区域的外业调查采样、内业测试化验、技术培训、专家指导服务、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总等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工作进度安排,将经费纳入相应年度预算予以保障,并加强监督审计。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土壤普查相关工作。
此信息来源于http://www.gov.cn/zhengce/content/2022-02/16/content_5673906.htm
- 静脉液体恒温箱(大输液恒温箱) 2025-02-01
- 4度低温样品柜(冷藏柜) 2025-02-01
- 多用途恒温箱FYL-YS-828L(2-48℃) 2025-02-01
- 可控温新型多用途恒温箱FYL-YS-430L(2-48℃) 2025-02-01
- 工业胶水保存箱2-48℃ 2025-02-01
- 风冷式标本冷藏柜(标本柜) 2025-02-01
- 小型8-20℃药品阴凉柜(15-30℃医用恒温箱) 2025-02-01
- 水样保存箱(带温度显示) 2025-02-01
- 新型多用途恒温箱FYL-YS-280L使用流程 2025-02-01
- 新型多用途恒温箱FYL-YS-150L(2-48℃) 2025-02-01
- 尿检储存柜(冰箱) 2025-02-01
- 带校准报告的10-30℃药品恒温保存箱 2025-02-01
- 生理盐水加温箱如何恒温 2025-02-01
- 输液加温箱 液体保温箱 2025-02-01
- 医用保温柜(手术室保温柜) 2025-02-01